專利名稱:新型石墨坩堝制造工藝的制造方法
技術領域:
本發(fā)明是一種石墨坩堝的制造方法,尤其是一種不經低溫燒成,僅以樹脂為結合劑,經高溫干燥即可得到高硬度成品的制造方法。
用于冶煉銅、黃銅、金、銀、鉛、鋅、鋁等合金等有色金屬的粘土石墨坩堝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存在,但其生產方法仍以破碎、配料、成型、烘干、燒制、上油和最后儲存。 此外,該工藝所對應的原料由石墨、粘土、熟料、金屬硅和水按一定比例組成。 因此,該法生產的石墨坩堝工序復雜,占地面積大,能耗高,工序繁多。 半成品損耗大,變異多,合格率80%左右,生產周期長(一般25-30天)。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,本發(fā)明提出了一種性能優(yōu)良的無需燒成的石墨。 坩堝技巧。
本發(fā)明提出的石墨坩堝生產方式如附件
如圖1所示,由原料(1)經粉碎(2)、調味(3)、成型(4)、干燥(5)、入庫(6)組成。 其生產周期只有2-3天,比老工藝減少23-27天,與該工藝相比的原料由以下成分組成即天然磷鱗片石墨40-47%(重量),白楊靈9-15 %(重量),金屬硅9-15%(重量)熟料30-35%(重量)。 天然磷片石墨含碳量小于90%(重量),顆粒在50-80目之間,白楊嶺SiO2+小于80%(重量)。 金屬硅中的硅含量按重量計小于98%,呈塊狀或條狀。 熟料為葉蠟石,主要成分SiO2小于65%(重量),按附圖1,白楊嶺用5-10噸輥磨機破碎至80目以下,熟料用對輥破碎至4目破碎機。 按照以下順序,之后將天然磷鱗片石墨、金屬硅一起加入到調味缸(3)中進行混合。同時,加入相對9-12%(重量)的上述原料于調味缸 (3)
醛樹脂 (7)。 如圖2所示用內壓等靜壓設備(4)將混合料成型,將混合料加入根據石墨坩堝外形尺寸設計的加壓模具蓋(8)中,蓋上蓋(9)為81 -100以流量,壓力為250-300公斤/分米水壓或水壓,通過加壓橡膠囊(10)使物料成型。 成型后的坩堝裝在烘干車(5)上,根據坩堝尺寸的不同,在60-100℃的恒溫條件下烘干48-72小時后,送至成品倉庫 (6)。
這樣制成的石墨坩堝使用時外壁不粘碳,內壁不掛渣,干凈美觀,無氧化石墨層,無脫落現象。 由于體積密度增加,電導率降低,熔化速度提高約1倍,吸水性能提高。 由原來的14.12%提高到4.95%,半成品合格率由80%提高到95%左右。 由于流程縮短,節(jié)能效果明顯,每年節(jié)約煤炭2000噸、燃料40噸、瀝青50噸。
宣稱
1、冶煉金、鋁、銅等有色金屬的石墨坩堝,仍需由原料經粉碎、混合成型、燒成、洗油等工序制成。 )粉碎后(2)加入9-12%(重量)的熱固性樹脂(7)混合(3)采用內壓等靜壓,壓力為250-/cm(4)然后用60-恒溫100°C 經過 48-72 小時干燥(5),最后儲存(6)。
2.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,由天然磷鱗片石墨40-47% (重量)、白洋嶺9-15% (重量)、熟料32-35% (重量)、金屬硅9-15% (重量) ) 作品。
抽象的
本發(fā)明提供一種石墨坩堝的制造方法,以樹脂為結合劑,無需低溫燒成,采用機械壓制成型,高溫干燥,降低坩堝硬度,促進凝固。 制造過程變得越來越簡單。 原料只需經過破碎、配料、成型、干燥、入庫六道工序。 生產周期短。 坩堝內外壁無沾炭,內壁無熔渣。 干凈美觀,導電性強。 、防霉性能好、能耗少,實踐證明每年可節(jié)約煤炭2000噸、燃料40噸、瀝青50噸。
文獻編號/8
公開日 1989 年 1 月 18 日 申請日 1988 年 5 月 7 日 優(yōu)先權日 1988 年 5 月 7 日
發(fā)明人傅春山、劉德才、張玉巴、王振元、王樹堂、孟慶凱、張英奎、邢樹林、張永奎、邵國蘭申請人: